海淘奶粉困境:“垂直电商买手团”或成破局关键
2017-07-01 211
由于国内奶粉安全问题频发,中国妈妈对进口奶粉的需求量非常巨大。目前,妈妈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海淘:第一种是托亲戚朋友或其他间接关系海外直邮;第二种是通过电商平台找海外代购和买手;第三种就是在京东海外购、格格家等自营跨境平台下单。
个人代购纷纷涨价,于是有些妈妈转而青睐自营平台,但更多人还在踌躇中。面对三种截然不同的海淘形式,怎么选确实是困扰诸多妈妈的难题。
买手or自营:海淘奶粉怎么淘?
奶粉质量直接关系宝宝健康。对妈妈来说,如果身边恰好有久居国外的亲戚朋友,那托他们代购肯定放心。然而奶粉本身相对较重,除非逢年过节人肉背回,否则高昂的国际快递费就颇令人吃不消。而且若不是特别要好的亲友,妈妈们也不好意思时常麻烦他们带回或直邮。虽说值得信任,但价高且不便,这便是熟人代购的烦恼。
那没有国外关系的怎么办?此时很多妈妈会选择“人托人”——托亲戚的朋友等等代购。但妈妈们很快就发现这样转上几层关系,不但沟通很是不畅,等折腾完拿到奶粉,自己还会暗自怀疑对方是否可靠、有没有大幅加价、奶粉是否正品……
于是有些妈妈索性直接淘宝找代购,淘宝、洋码头等C2C平台里有诸多个人代购可供选择。通过观察买手扫货直播以及核对身份证明和物流信息等方式,资深海淘族总能找到自己信任的私人代购。只是买手们鱼龙混杂,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颇为不易,C2C平台又缺乏有力的监管和售后措施,所以许多担心“踩雷”的妈妈不敢试水。
伴随考拉海购黑马杀出,格格家新秀崛起,自营平台也出现在海淘族的视野中。自营平台在价格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批量采购、集装箱运输、保税仓发货等办法,商品的成本与售价都能压得很低。但包括京东、聚美在内的这些B2C平台,时不时也会爆发一些真假难辨的质量丑闻。于是有些消费者本能的怀疑:这些超级平台会不会因进货渠道和产品品类太多太杂,所以不可避免地混入某些残次品。
“垂直电商买手团”或成海淘突破点
每个妈妈都不希望自家宝宝吃到假奶粉,如果可以,她们希望买到完全海外原装的奶粉。国外宝宝吃什么,我家宝宝就吃什么,这是无数中国妈妈的愿望。但实现起来殊为不易。
就目前来看,国内妈妈海淘奶粉主要通过自营平台,毕竟相较个人代购来说,自营平台在信誉和售后方面更有保障。多数自营平台都拥有自己的保税仓,保税仓发货一般两三天就能收到,不同于代购动辄一两月的漫长等待,妈妈们不必担忧宝宝的断粮危机。
但自营也不是千好万好,奶粉数量与种类驳杂,平台监管就会变得困难。且不说过程中是否会混入残次品,自营平台图省事,直接引进某些国外品牌“特供”中国渠道销售的奶粉,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记者采访了数位青睐海外代购的宝妈,她们纷纷表示淘宝“走钢索”实属无奈之举。很多海外品牌只对本土销售的产品采用最高标准,其中尤以日本品牌为甚,所以她们只想买国外超市货架上销售的奶粉。
若能有个平台兼具自营与代购之长最好,很多妈妈这样想。如今看来最接近于此的应该是某些垂直电商平台。组建大型买手团队,亲赴产地直采扫货,从采购到仓储全程自营,这便是“垂直电商买手团”。由近来风靡妈妈圈的“进口美食免税店”——格格家APP率先提出的这一模式,或许正可作为海淘奶粉困境的突破点。
由于买手皆是平台员工,且都是组团采购,这便可保障货源与海外代购一致;而定价、物流乃至售后则具备自营平台的天然优势,加之重度垂直,所以能更好地照顾食品检疫与仓储的方方面面。某种程度上说,格格家首推的这一模式无疑能将垂直电商优势最大化。
最后综合来看,国内海淘奶粉渠道虽多,但究竟哪里买还是需要妈妈们费心比较。如果对代购或全品类自营平台仍欠缺那么一丝信任,不妨考虑考虑垂直电商平台。
欧洲or澳洲,海淘奶粉选哪里?
宝宝一旦开始吃了,一般就不会再轻易接受新的奶粉品牌。所以妈妈在准备奶粉的时候就要做好长远打算,因为中途换其他品牌可能性很小。进口奶粉是许多妈妈的首选,但怎样淘难住无数中国妈妈,淘哪个也让人颇为纠结。
究竟哪国的奶粉比较好?目前,欧洲和澳洲的奶粉备受中国妈妈喜爱。尤其是欧洲,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拥有很多黄金奶源地,加上政府严格监管,一直都是海淘大热门。欧洲知名度较高的奶粉品牌主要有:荷兰的美素佳儿和牛栏、德国的爱他美和喜宝;而澳洲最著名的品牌则是可瑞康和贝拉米。这6个是海淘一族最常购买的品牌。
对妈妈们来说,奶粉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家宝宝的才是好奶粉。怎样才算适合?首先是宝宝食后无便秘、无腹泻,体重和身高等指标正常增长,平时睡得香,食欲也正常;再者就是宝宝无口气,眼屎少,无皮疹;最后,越接近母乳成分的奶粉越好。
先决定奶粉品牌,再挑选购买渠道,海淘奶粉并不是件易事,需要妈妈们耐下性子综合比较。一般畅销的奶粉品牌必有其独到之处,妈妈们可以参考周围圈子的选择;而购买渠道最为重要,妈妈们最好尽量挑选口碑较好的平台。在这点上,国内垂直电商无疑表现最好,有时间的妈妈可搜索下相关平台。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