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莎关闭全球门店 或许还有跨境电商能救TA
2017-07-25 167
这家拥有132年历史的英国百货公司称,闭店原因是业绩下滑。根据其上半年业绩报告,在截至10月1日的6个月内,马莎净利润同比暴跌90.21%至1690万英镑,基本税前利润较去年同期大跌17%至2.31亿英镑。而去年,其在英国之外的全球市场收入为1.71亿英镑,但同时产生了4500万英镑的亏损,其中部分市场至少已经连续亏损了5年。
据了解,此次关店将为马莎节约1.5亿至2亿英镑的成本,同时,转战线上业务也是其另一个自救方案。根据马莎的公告,目前其在全球21个地区开展了线上业务,未来中国内地消费者可在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购买马莎的产品,集团也将继续评估维持中国内地线上业务的最佳方式。
也就是说,马莎并非完全撤离中国市场,如果电商业务得以维继,万一还能扳回最后一局呢?
这些年究竟做错了什么?
回顾这些年马莎在中国的种种行迹,很多时候其实都超前于其他欧美竞争对手,但结局却让人“哀其不幸,恨其不争”。马莎败走中国的消息传开后,各路媒体、各种业内人士对其失败原因进行了很多分析,归纳起来似乎就一个词——不走心。
关键的五个“失足点”总结如下:
一、进场失策。2008年,马莎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与其他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时铺天盖地做广告宣传不同,马莎保持了历来低调的传统,没有太多市场推广,只希望靠商誉进行口碑传播。显然,它未能抓住中国消费者爱热闹的习性,且一开始就没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在诸多百货品牌中缺乏足够辨识度。
二、选错了突破口。曾有评论指出,相比于服装,马莎的食品更有竞争力。其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财年,马莎在英国的总营业额中,食品收入是54亿英镑,服饰家居是39亿英镑。其中,食品销售同比涨3.6%,服饰销售则是同比下跌2.2%。然而,马莎却把服饰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突破口,即便后来也在中国开卖食品,但始终没被作为重点业务。
三、不接地气。这个来自英国的老牌百货公司将一贯保守、严谨风延续到了中国门店,全部销售贴有马莎标签的自主品牌商品。但其自有品牌在中国几乎没有知名度,且款式都带有传统的英式拘谨,并不那么容易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加之,其店内产品陈列、相关介绍都以英文为主,服装尺码也没转为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方式,不禁让人唏嘘:来中国八年了也没真正本土化!
四、在中国的扩展路径有点奇葩。继2008年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后,马莎在中国的举动就让人有些费解,一线城市还没站稳,便跳入更复杂的二线城市,如苏州、青岛、武汉等城市。此外,2014年马莎便声称要在中国放弃直营模式寻求合作伙伴,但似乎并没按计划进行。
五、市场反应迟钝。马莎的产品主要针对中产阶级,强调高品质、价格适中,英伦情调和保守主义从文化上原本应该符合这个客户阶层的气质。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当80后、9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体,他们的特性也决定了当下消费主流趋势是要“潮牌”,不要“名牌”。快时尚的兴起使得传统百货服装品牌逐步被边缘化。马莎正如某零售专家所言:“论高端洋气,比不过轻奢;论时尚度和平价,比不过快时尚。”
中国在线业务做得咋样?
英国零售商协会零售业展望与分析部主任兰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零售业要变革就必须给予自己新的定位。她提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大力发展在线业务对马莎而言是一个重要举措。
据了解,马莎在中国市场的电商“觉悟”并不差。登录马莎中文官网可以发现,其首页导航栏有天猫网上商城、天猫童装店、进口食品天猫店、京东进口葡萄酒旗舰店四个在线购物通道。
而且,这些布局比很多欧美竞争对手都更早:天猫马莎官方旗舰店标有“天猫5年店”的标记,也就是说2011年便诞生了;2013年9月,马莎在天猫开设了一个销售进口食品及葡萄酒的旗舰店;2013年年底,又登录京东。
目前,其在天猫有马莎官方旗舰店、马莎童装官方旗舰店、马莎进口食品官方旗舰店总共3个店铺,在京东有马莎官方旗舰店和马莎葡萄酒官方旗舰店2个店铺,且所有店铺均为官方直营。
虽然“官方直营”足以体现马莎重视中国电商市场,但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这种直营似乎让其显得有些孤立无援。加上始终过于低调、不随大流,可能销售数据也不够抢眼,平时很难在各类排行榜、平台重要资源位看到马莎的身影,即便双11、618等电商狂欢节也不见马莎冒头。所以,究竟有多少中国在线消费者对其抛去了青睐的目光还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抢了先机却没搞出响动的马莎,如今要面对的对手已经多了许多:服装类,除了Zara、H&M、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近年在中国积极发现线上业务之外,TopShop、New Look、Oasis等英国高街品牌陆续在天猫开店,Buberry这种奢侈品牌也在中国电商市场大刷存在感。进口食品类,美国的Costco、德国的麦德龙、英国的Sainsburys一度成为天猫平台闪耀的新星。百货类,Macy’s、Target等强劲对手先后登陆天猫。
现在,马莎关闭中国大陆所有门店,但表示在线业务仍会进行,这可能是继续试错下去的最低成本方式了。只是,它真的准备好加入中国这片战火纷飞的电商热土了吗?
假如跨境电商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说马莎运气不好、总没找准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节奏,也是有根据的。
据了解,2014年,跨境电商概念在中国火热起来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大平台纷纷邀请国际品牌、国际零售商进驻。美国的Costco、Macy’s、Target,英国的House of Fraser、Sainsburys,澳大利亚的Woolworths、Chemist Warehouse,各种外资百货、超市类品牌都站到了风口。
然而,马莎虽然早在这之前就已进驻天猫、京东,但跨境电商的浪潮涌来之时,它却没有任何反应。要知道,原本它可以比很多竞争对手都更有优势——既有中国业务早已铺好得一般进口贸易,又可以利用海外直邮或保税备货模式把更多英国优质产品引入中国,以优化产品结构。这不正符合阿里提出的“大进口”“进口双通路”战略吗?
眼看这两年双11、黑五期间,趁跨境之风进中国的外资零售商获得专门推广机会,得以走入中国消费者视线。而马莎却错失了良机,心里该有多么的羡慕和难受啊?
去年双11,麦德龙的一款牛奶以近20万的预售量高排同品类榜首,当天其官方海外旗舰店单日订单总量达234000单,业绩目标超额70%完成。今年双11,Sainsburys拿下粮油类目预售会场第一名;Macy’s仅用5分钟成交突破去年双11全天成交;Chemist Warehouse成为天猫国际首个销售额破亿的商家。
此外,在即将到来的黑五,美国主力军Macy’s和第二大零售商Target还将在天猫国际施展拳脚,而刚刚入驻的Saks Fifth Avenue奢侈品百货、内衣品牌Victoria Secret也将参战——他们都将得到很多的曝光。
按照马莎在近期的关店公告中所说,“集团将继续评估维持中国内地线上业务的最佳方式”。大胆设想一下,假如这个所谓的“最佳方式”就是跨境电商,那么,下一步马莎是不是就该在天猫国际等平台开店,并开通海外直邮服务呢?
或许,跨境电商能成为马莎在中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或许,它还是因错过最佳时期而淹没在千千万万个当垫脚石的商家中;又或许,它根本就不想再折腾。
无论如何,不成功便成仁——这是我们能给马莎的最后一点鼓励了。
-
不插电做酸奶,新西兰易极优easiyo酸奶机体验
酸奶是个好东西,益生菌能够保障身体健康,是不少白领、学生的心头好。据说每个成人每日可以摄入500ml的酸奶量,但是超市里好一点的酸奶,250ml的都不少于八九元,每天的消耗起码一二十元了,月消费不低于五六百元呢,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况且,市面上买的酸奶一般都添加了防腐剂,还要经过各种渠道运输,营养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我和老公都是酸奶狂人,一天少说也得消耗500ml左右的酸奶。我们为了省点钱,就买了酸奶机来做。但是市面上流行的酸奶机一般都是要插电的,天热的时候需要八九个小时,冬天十二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成,比较耗电。而且常规的酸奶做法,是用酵母粉兑在牛奶里,要先买好牛奶、酵母粉,过程比较烦人。 前不久在一个酸奶论坛上得知,新西兰有一款易极优酸奶机自配酸奶粉,不必插电,也不需要购买牛奶和酵母粉,就能轻松做酸奶。于是立马网购了一个试试感觉。 酸奶机包装盒是这样的: 一打开盒子,就看到酸奶机了。 接着是主角登场了,比想象中的大很多。外发酵罐高度大概30厘米多一点,掂量一下大约有一斤半左右,材质是食用级PP的,摸起来感觉滑滑的。 打开盖子,构造比较简单,将内发酵罐取出来后,就看得见红色底座和下面的保温罐了。 看了一下说明书,只要用易极优自家酸奶粉,不插电就可以制作酸奶,特地配了一份老公最爱的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立刻走起! 先在内发酵罐内注入大约25度的温水500ml,将整包酸奶粉倒进去,他家的酸奶粉,质地细腻,颜色柔和。因为是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带点米黄色。他家有几十种不同成分、口味的酸奶粉,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接着盖上盖子摇匀,再将温水加到1000ml,再次摇匀。 然后在保温罐内加沸水,一定是烧开的沸水哦,因为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益生菌君们才能更活跃,做出的酸奶才更有味道!而且沸水一定要淹没红色底座哦! 最后将内发酵罐放进去,将盖子拧紧,静置8—12小时。 一早上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酸味钻入鼻孔,隐隐约约见到了淡黄色。将内发酵罐取出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 打开内发酵罐的盖子,只见酸奶表层像豆腐块状凝结,轻摇罐子也没有很大流动,比较牢固,看来首次用易极优制作酸奶就比较成功。 先把新鲜的酸奶倒在碗里,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没有吃完的放冰箱里了,常规酸奶乳酸菌活性只能保持两到三天,易极优酸奶却可以保持12天之久,我们大概一两天就能吃完,不会丢失多少营养。
-
单身狗圣诞餐的江南Style - 韩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体验
身狗如何过圣诞?对于吃货来说,饱食一顿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还有一套精美餐具相伴,日子美得呢! 最近又从喜地入手了一款韩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六件套,深深的觉得是专门为单身狗量身定制的。 说到骨瓷,在我印象中基本上属于白富美的概念范畴,具有耐高温、材质轻、硬度高和纯白表层,而且便于清洗和放置。但是LIVING HANKOOK进一步提升了我对骨瓷的观感。 LIVING HANKOOK经研究证明,天然骨粉制作的骨瓷日用餐具容易碎裂,于是在全球首次使用了半导体材料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在1300度高温下烧制成的骨瓷,有高出于一般骨瓷数倍的硬度,还可用于烤箱、微波炉、洗碗机以及热水直接冲泡等,堪称日用陶瓷的典范。 外包装,正上方是隔热垫图,前后两侧是整套收纳效果图,设计较有大牌品质感。 左右侧面,一边是6件套拆分示意图和平台商标,一边是品牌简介。 开箱程序图,层层叠叠,厂家还是费了一些心思的(嫌啰嗦的可以跳过)。 揭开盒盖。 将第一个碟子取出来后。 一碗端,最底下是隔热垫。 全部取出来叠放在一起,时尚、小巧、简约。五个碗只占用一个碗的空间,节省空间,放置方便。 六件套全家福,一大一小两个碗,大碟子一个,小碟子两个,隔热垫一个,满足单身狗的日常餐饮。 至于尺寸,下面是从宝贝详情页的截图,依次为隔热垫,小碟子,大碟子,大碗。 下面依次亮相。 首先是大碗,俯视图,容积还是比较可观的。 侧拍图,碗沿表面上端周身的海波纹淡雅,较有文化感。据说,LIVING HANKOOK拥有世界上日用陶瓷器企业唯一的独立设计研发中心,负责更多创新的图案设计,符合欧美、东南亚和中日韩各国的欣赏审美,更善于融汇东西美学文化精神,曾经聘请过本国的安德烈.金、英国的Rachel barker担任设计。 海波纹较多的出现在我国明清瓷器以及日本瓷器中,LIVING HANKOOK大碗上的这个图案算是向邻邦致敬了吧!同时,碗表面下端有红色的品牌LOGO。 倒扣图,碗底部也有品牌LOGO。 小碗的外形与大碗一样,容积大概是它的三分之二。碗沿表面上端周身的海波纹,碗内侧边沿,碗表面下端、碗底有红色或灰色的品牌LOGO。 隔热垫,据说由竹子高强度压缩制成。 正面,小孔便于水汽向中央流动汇集并方便排出,不必担心隔热垫会潮湿,可防止碗的温度过高,烫坏桌面。 竹制纹理清晰可见,较有质感。还有黑色品牌LOGO。 反面,有红色品牌LOGO。 大碟子,碗沿内侧和碗底分别有红色或黑色的品牌LOGO。 LIVING HANKOOK的骨瓷餐具之所以光洁度、透明度极高,是一般为加入了50%以上天然奶牛骨的骨粉,具有珠圆玉润、细腻饱满的质感,比一般的骨瓷的保温性能与隔热性能更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制作成本远高于大部分所谓的骨瓷,使用寿命是普通碗的三倍以上。 两个小碟子,碟双飞,碗沿内侧和碗底分别有红色或黑色的品牌LOGO。 LIVING HANKOOK对所有陶瓷面进行银纳米粒子喷涂的尖端NT技术,具备杀菌抗菌功能,使用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健康。 单身狗的圣诞餐,荤素搭配,红绿相间,冷热兼具,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的质感进一步得到彰显,红格子桌布很有节日气氛。 大碗:翡翠白玉汤。 小碗:白绿兰花香菇木耳蔬菜什锦 隔热垫:本来应该放汤,但是质感太好,放一块红薯比较应景。 大碟子:红椒烧鱼块 小碟子之一,海带丝 小碟子之二:番茄切片 竖排放置效果,单身狗的圣诞不寂寞!
-
让你拥有温暖得赶“脚” - 澳大利亚SHEARERS UGG款豆豆鞋
冬天到了,一双保暖又舒服的UGG必不可少。但是市面上的UGG水太深。大前年贪便宜,买了一双绒布+化纤毛材质的,看着还像那么回事,大太阳下穿着还算暖和,但是天一寒冷就像没穿似的,脚险些冻伤了。前年觉得还是牛皮面+人造毛\化纤毛的暖和点,刚开始还算暖和,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掉毛,透气性差,稍微运动下就闷热,脚汗没办法排出,像是踩着一滩水。去年咬咬牙花三四百买了双国产羊皮毛材质的,保暖性还不错,但是羊皮皮厚,羊毛稀里吧啦的,还硬得硌人,透气也比较差,像沤了水一样不太舒服。保暖、透气、舒服的UGG哪里找,脚冷的人伤不起! 今年,我痛下决心,觉得货真价实的UGG还是要到发源地去购买,于是在一家进口电商挑选了一双澳大利亚SHEARERSUGG羊皮毛一体的豆豆鞋。鞋子一到,就迫不及待的穿上了。我平时穿35码,选美码5码就对了,枣红色的,鞋子里面白绒绒的羊毛似乎快堆出来了,穿上脚还拼命往外钻呢。初冬阳光下,双脚像是踩了风火轮,暖和得有点发烧了。下图是用手机俯拍的效果,怎么样,还是挺有型的吧! 鞋子穿着之所以暖和舒服,要从材质说起。澳大利亚SHEARERSUGG采用的世界顶级羊皮毛,来自澳大利亚或新西兰产的Merino(美利奴)羔羊,材质选择非常考究。Merino羊毛皮质量均匀,纤维表面覆有细密的鳞片,含油脂量高,净毛率比一般的半细毛和长羊毛低,带有银光或珠光般的优雅光泽,摸起来十分柔软,踩下去很有弹性。用Merino羊毛皮制成的UGG,市场价一般在1500——3000元,十分昂贵。 羊皮毛一体成型使整双鞋厚实有型,羊皮毛一体指的是不剃除羊皮上的羊毛,而是将羊皮连同上面的羊毛一体进行鞣制加工成的皮毛制品。豆豆鞋羊皮鞋面进行了磨砂处理,摸上去柔软密实,里面的羊毛质地厚重绵密,基本上可以做到密不透风,是御寒的好选择。 纯天然的羊皮毛一体,像羊羔自身能调节冷暖一样,防潮透气,即使剧烈跑动也能很好的排出湿气,保持干爽。鞋底厚厚的一层羊毛,弹性十足,既可以按摩足部,也能杀菌,使双脚清爽健朗。 双脚感觉很柔软,但也不是软的没骨头,羊皮毛一体韧性十足,整个鞋盘很坚韧,走起路来很有弹性,不会累脚伤脚,舒适度五颗星。 敞口设计适度露肤,增加性感指数;简洁大方的经典复古款,优良质地使鞋身坚韧挺拔,比较有型。 全手工缝制,色泽触感细致,针线一致,后跟细致大方,紧致,韧性足,不会松垮。 鞋底由EVA复合、EVA、TPR橡胶构成,EVA复合材质具有轻巧、耐磨、抗冻、性能稳定等特点;TPR橡胶增强稳固,适合户外活动,即使在冰面都不易滑倒;EVA材质更保暖、轻巧。走路时,感觉很稳,不会东摇西晃。 SHEARERSUGG是澳大利亚颇具传奇色彩的鞋靴品牌,产品质量和销量都稳居澳洲UGG行业领导地位。每只鞋外侧边都有品牌标签,品牌感杠杠滴!
-
从农夫到绅士,只差一双牛津鞋
牛津鞋,最早为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农夫所穿的便鞋。起初这些鞋是无跟的,通常是用厚实的未经鞣制的牛皮制成,用饰有花边的窄皮带来固定。里面衬垫着麦杆稻秸或干草以防磨脚。鞋帮上面打孔,穿鞋的人在过溪或攀爬涉沼时,水或污泥就会从这些孔中渗漏出来。 17世纪起,作为男生制服鞋流行于赫赫有名的牛津大学,因此被称为Oxford Shoes,逼格瞬间提升,如今已经风靡全球。Oxford Shoes带着一丝潇洒不羁的雅痞味道,骚骚的样子我很喜欢,已经入手了不少双。如今大学已经毕业,想买一双质地上好的牛津鞋。都说意大利皮鞋的皮质和做工最好,于是果断入手了一双意大利Bellesi942款式的翻毛皮英伦牛津鞋。 Bellesi是意大利高端男士皮鞋的著名品牌,完全采用原产意大利的最好的材料和最佳的制鞋工艺,研究最新的款式风格、材料和颜色,生产的皮鞋兼具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 鞋盒质地比较硬朗,抱在手里有一点沉。鞋盒表面有品牌LOGO,和“germano bellesi”的标志。 鞋盒侧面有商品详情和二维码。 打开鞋盒,鞋盒内四周铺着白纸,每只鞋由塑料袋裹得很仔细。 整双鞋做工精致,米白鞋身显得低调而高贵。最引人注目的是翻毛皮质,相比于传统光面皮鞋更突显出小牛皮的真实质感,而且更为典雅大方,这也就是我更喜欢翻毛皮鞋的原因之一。有人会觉得头层牛皮更好,事实上翻毛皮的价值堪比头层皮,同时更加生态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绒皮的性能绝不比头层皮差。诸如透气、耐磨,反绒皮同样表现出色,而在延伸的功能上,例如舒适度和搭配,已实践证明,比头层皮更加有说服力。 Bellesi对皮料的剪裁分外用心:根据设计师设计的样式,皮料裁剪师将其转化为纸样,利用纸样对皮料进行裁切。裁剪皮料时对皮料部位的选择十分考究,高档的手工鞋尤其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每一寸皮料都要保证品质上乘。触摸一下,翻毛皮确实非常细腻柔软,纹理也很清晰,据说这样的皮子,也抗拉耐用,防水耐磨,可以穿很久的样子。 修长楦型设计,符合双足的行走习惯,能缓解足部压力,休闲中带着几分惬意。 全手工缝制,线缝紧密牢实,精湛的手工拉线,平整统一,品质看得见。 布洛克指各种以钉孔图案和皮革曲线切边装饰,是牛津鞋上的常见装饰。Bellesi的技师极富耐心,使用冲子在皮料上冲出小孔,组成各类布洛克花型。只要出现一个纰漏,皮料将被更换。鞋子上的布洛克花纹并不繁冗复杂,只是简单地绕在四周,使整个鞋面不会太单调。 鞋带韧性十足,系上不会轻易松开。 内外全皮,鞋垫前部和后部都有品牌LOGO和标志,还有“MADE IN ITALY”的字样。 鞋内侧有码数,“250”表明鞋长25CM,欧码40码。我平常穿的是40码,但是上了脚之后觉得前面有些松,或许是修长楦型设计的原因吧,但是不影响走路。 鞋面侧身的人体工学设计弧度十分优美,走路也很轻松。 鞋后跟设计简洁时尚,后端缝线收拢皮料,使鞋子更有型。 优质橡胶鞋底,耐磨,防滑,轻便,鞋底踩着很柔滑,有弹性,多走点路应该也不会觉得累。 鞋面温柔呵护着双脚,没有压迫感。整体来说,穿着还是很舒服的。 站在哪里,都是一道风景。 在室内,也毫无违和感。 最后,和女友来一张恩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