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行业市场调研和分析
2016-07-04 313
【国产】新常态下,中国快消品市场正在经历增速相对放缓的阶段。三年前,整个快消品行业还能维持双位数增长,2015 年增速已经下滑到5%到6%,尤其是食品饮料行业,增幅正在进一步下滑。
【进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产品始终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无论是食品还是非食品类,都保持着双位数涨幅。在过去一年中,大概有12%的快消品份额来自于进口产品,进口食品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逐渐占据中国食品市场非常重要的位置。
2、进口食品三大趋势
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主要有三大兴趣方向:
第一个是欧洲工艺。像巧克力、曲奇饼干等欧洲系的产品如今更加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近两年来此类进口品类也随之增加;
第二个是欧洲奶源。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乳制品之外,欧洲的乳制品进口量正在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欧洲牛奶越来越热衷;
第三是自然、纯粹的食品。比如说家乐氏麦片、依云水等,购买进口食品,大家已更加关注产品的原产地、原材料等。
3、市占率增大,婴幼儿奶粉六成销量靠进口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最少有84%的家庭在过去一年中购买过进口食品至少一次。这个数字在三年前是76%。如果从不同的城市级别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四个有标志意义的重点城市几乎是100%的家庭对进口产品有过购买行为,购买力最强,且全年进口食品的购买频次达到15次。也就是说至少一个月进行一次进口食品购买。
相较于县级城市来讲,购买人数大概在8 成左右,购买频次只有6 次。所以上线城市和下线城市在进口食品购物行为最大的差别并不是购买人数,而是频次,但下线城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婴幼儿奶粉目前在一线城市已经有超过六成的销量来自于进口产品,国产品大幅度下降,而橄榄油也有接近于五成来自于进口市场。
在过去三年里,进口食品在渠道消费中,最大的消费来自亲友之间的赠送。进口食品价格高、品质好,因此国人用来送礼最为普遍,进口品有高达三成的比例是通过亲友赠送的方式让消费者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进口食品在2015年第二季度礼品渠道的占比达到33.2%,并高于大卖场和普通超市的总和。
礼品渠道是非常重要的销售通路,在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收到礼品12次,在不同的时间段,收到礼物的类型也不一样。所以一些成功的企业会针对不同年节,来打造不同类型化的产品。
以费列罗为例,在过年、中秋节或者更为重要的节假日,费列罗会主推一些比较高端的包装;在一些比较特别的节假日,比如说情人节、七夕等,费列罗又会推一些特别设计的礼盒;在平时,费列罗也没有完全放弃礼品市场,会有针对性地推一些小包装或者中低端价位产品来推动亲友之间赠送。聪明的企业总是会通过不同的计划,来达到销售产品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大卖场在进口食品销售的成长也非常快,大概有50%的消费者在大卖场进行过进口产品的购买。很多企业首先通过网络进入中国市场,当它在网络上的销量打开以后,就会慢慢渗透到线下的零售实体商。
通过数据分析,在亲友赠送里面,比较多被拿来赠送的产品有红酒、成人奶粉以及保健品等;而网上购物中,牛奶、婴幼儿奶粉是比较热门的产品类型;在海外代购方面,同样是婴儿奶粉以及营养品比较热门。
5、华东仍为主战场,上海消费力最大
在调查中发现,华东地区的城镇家庭居民对进口食品的购买消费力远高于全国水平。华东地区共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和福建几大省份,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进口产品,在整个华东地区进口食品的占比达到13%。而在整个进口食品购物行为的对比上,华东地区的消费者比全国地区的消费者购物频次更高,达到10.5 次。并且,他们在单次购物的花费也更高,达到91 元,其户外消费人均达到955元。
如今,中国整个快消品市场增速放缓,对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来讲都提出很多挑战,消费者虽然减少了产品的购买次数,但是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消费升级,不光体现在价格上,还要真正提供给消费者便利性、功能性、安全性、品质上的保证,消费者才会为消费升级来买单。
全国进口食品的市场已经很大,而且保持着非常高速的增长,未来不管是国外厂家还是进口商,都要在选择产品、销售市场、渠道、消费者定位上多做研究,才能将进口食品做强做大。
6、风险:大数据“透视”2350批次进口食品被拦截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农产品进口国。相比国产食品,不少消费者对进口食品更加信赖,有的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然而,进口食品的质量并不都那么“美好”。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仅今年10月,就有17批次来自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进口葡萄酒不合格。进口橄榄油的不合格问题亦十分突出,前不久意大利多个品牌橄榄油被查出“掺假”。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达2350批次,已被退运或销毁。
-
Forever开运钛,非常态 - 日本Forever开运钛菜刀开刀体验
切过不少菜,用过不少好刀,当有人为我推荐号称全世界最高品质的刀具时,竟有点半信半疑了。因为这世上大多数号称“最”的东西,最终都不过是浮云。 但是有一天,它真的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被Surprise了一下。 提起Forever,有必要脑补一下。这个由平井先生于1990年成立的日本刀具公司,据说拥有很多普通刀具公司没有的先进刀具开发专利,和传统工艺没有的刀具制造方法,现在是日本厨房刀具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还为世界顶级厨房定制刀具呢! 虽然操过不少好刀,但是如此光亮净白的刀面还算是比较难得的。银钛合金的刀刃材质质感,在细腻精致的刃面显露无疑。据说银钛合金化学稳定性极强,具有超强的硬度及耐磨性,硬度仅次于钻石,并且炒鸡耐酸碱,即使经过海水浸泡也永不生锈变色。 这把刀内,富有强力抗菌技能的银离子,伴随着钛独有的光催化效果抗菌功能,60分钟即可消灭所有的细菌,并且可以持续到24小时之后,下图即为宝贝详情页内本刀与一般刀具的杀菌效果对比。 如此强大的杀菌能力,无磁性无金属异味,切菜时当然可以不污染食物,保持食物原汁原味,蔬菜瓜果以及无骨肉等可以轻松操刀,但是骨头之类重口味的,因为刀刃够薄刀身较轻,怕是难以胜任。 刀尖打磨得比较细致坚韧,削切更精准。 刀刃薄亮,刀身轻巧,下刀的时候应该会比较顺滑,切片不黏刀,锋利的赶脚有木有。 因为材质好,无需保养容易清洗,不需要磨刀石。 还有一个深刻印象,发现这把刀上的品牌LOGO超夸张的说。先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虎头,幸亏是在刀上,要不然还要被误认为山口组大哥来了。虎头下有“开运钛”三个中文字。然后旁边一长排繁体“银抗菌开运钛”中文字,下面怕汉文化圈外的歪果仁看不懂,又翻译成英文,最后,才是“FOREVER”的品牌标志,然后是日本原产地说明。这些细节把大和民族的精细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有些人会很喜欢这些热闹的设计,但就本人而言,觉得“Less is more”,印个虎头,或者“FOREVER”就行了,免得切菜的时候,这样一大堆东东影响视觉感受,还怕吓到一旁玩耍的小孩子。 刀柄也是值得一说的地方,由ABS抗菌树脂制成,材质轻巧,省力又防滑。 再仔细观察,它是根据人体力学精心设计,不仅考虑到切菜时的动作与力度,而且实现了刀柄形状的曲线性与稳定性,让操作重心平稳,使用完美自如。 刀具的收纳包装也很细心,刀柄和刀面贴合帛布的地方,均由不干胶黏贴,这样刀具就不会轻易从包装里滑落或者移位了。 因为材质轻巧,这把长达16.5cm的刀,重量只有传统刀具和不锈钢的一半,把手的设计舒适灵活,使用更加便利。
-
像妈妈nainai一样安全的日本进口奶瓶|小公举的出街利器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辣妈和潮孩都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从时尚魔头维多利亚到国内的网红达人,好像一时之间,“辣妈”成为已婚已孕女人新的生活目标。怀孕之后,在各种孕妇论坛里泡着,看到这些人之后自己也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巴不得立刻把自己家孩子武装起来,出街晒娃,于是在买东西看颜值这条不归路上我也开始越走越远,奶瓶作为必备的日常用品当然也不能随便买买。于是啾啾baby的这款粉色蕾丝奶瓶是我为小公举准备的第一份礼物。虽然很想准备貌美无比的奶瓶,但是其实最主要先要考虑的材料的安全性了。毕竟送到嘴里的东西。在各大母婴论坛潜水的时候,发现各路的明星一般都比较喜欢选择日本的进口奶瓶,林志颖家的kimi,还有贾乃亮家的小公举被狗仔拍到的时候都是含着日本进口的奶瓶。日本人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健康要求其实早有耳闻,于是也决定选用日本进口的品牌啾啾baby。作为日本一线的母婴用品品牌,不但保证了品质,同时也兼顾了奶瓶的设计和款式,这个品牌的产品曾经一度被称为“奶瓶界的时尚起义”。从实用角度考虑,材质选用了PPSU,相对国产奶瓶的PP材质,能够承受更高温度的加热,因为奶瓶更容易变为细菌的温床,这样的材质可以经受高温蒸汽和药液消毒。对于活泼好动的宝宝,这种材料比传统的玻璃奶瓶有更好的耐摔性。个人来说更倾向于宽口的奶瓶,因为比较方便冲倒奶粉,同时方便清洁。啾啾的奶瓶采用了硅胶的材质,十字孔设计,和妈妈的乳房是一样的,平时不吮吸的时候是紧闭的状态,小一点的160ml的有这样的优势,这样出门就可以放在包里,以即使侧翻也不会出现漏奶的状况。奶嘴中的空气阀设计,保证了宝宝吮吸的时候有稳定的流量,方便宝宝吃nainai的时候不费力,同时也不至于呛奶。同一系列还有适合男孩子酷炫风格的。在我看来,母亲的审美直接影响到宝宝们的成长,如果一个从小就出在一个美好环境中的小公举,长大后也一定会一样美好吧,但愿所有美的事物都能归于一处。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